363050.com

赛事资讯 分类
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暨2025年广州科技创新创业全球体育赛事资讯平台 - 实时更新,全面覆盖大赛行业赛海洋科技与装备赛道赛事安排发布日期:2025-09-18 19:01:04 浏览次数:

  体育投注,体育投注平台,体育投注app,体育赛事,世界杯,奥运会,NBA,实时比分,体育新闻,欧洲杯,英超赛程,西甲赛程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关于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和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线”思路举措,加快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打造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推动海洋科技与装备研发与应用,激发海洋产业创新活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根据《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举办2025年广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行业赛、港澳台赛)的通知》有关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广州市海洋发展促进中心举办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暨2025年广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行业赛海洋科技与装备赛道比赛,有关具体事项安排如下:

  根据广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的办赛要求,为全面激发社会各界创新活力,将本次海洋科技与装备赛道细分为企业赛和青年创客赛,重点征集具有前瞻性技术构想、创新性解决方案、引领性应用价值,以及攻克海洋领域关键“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原创性科技成果,鼓励但不限于海洋环境调查监测、海洋能源资源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的智能化感知装备、无人探测系统、深海作业平台、智慧海洋工程装备、前沿交叉技术装备,以及新型探测技术、智能分析算法、资源开发核心技术、生态修复关键技术、海洋领域跨学科融合技术。

  (一)企业赛:以符合参赛条件的企业为参赛主体,面向海洋及相关产业内具有新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有科技成果转化、新场景应用、跨产业融合需求的企业。

  参赛企业需为在广州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拥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经营管理规范,2024年营业收入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且为非上市的企业。参赛企业按照工商注册情况分为成长企业组、初创企业组。工商注册日期在2024年1月1日(含)之后的企业参加初创企业组比赛,其他企业参加成长企业组比赛。

  (二)青年创客赛:以符合参赛条件的研究团队为参赛主体,面向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的高等院校及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研究机构(含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的研究团队。

  参赛团队按照成果应用阶段分为海洋创新思维组和海洋创新实践组。其中海洋创新思维组以创新思维为核心,重点征集处于理论研究、研发或试验阶段的成果,以及具备成熟应用条件或推广价值但未规模化应用的成果。海洋创新实践组重点征集已成熟应用落地的具体项目、产品等,以及依托上述项目、产品等形成的核心技术。

  研究团队成员需为在读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毕业时间在2025年12月31日之后,年龄原则上为40周岁(含)以下。每个团队可邀请1名导师,导师年龄不限。团队总人数(含导师)应为2—5人(含),同一参赛人员牵头或参与的项目不超过3个。

  本赛事作为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暨2025年广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行业赛的19个赛道之一,企业赛道参赛单位须符合《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举办2025年广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行业赛、港澳台赛)的通知》中明确的行业赛报名要求。自评符合参赛条件的企业自愿前往广州科技GI()进行单位账号注册和身份认证。报名单位在进行注册和身份认证后,按照赛事报名要求提交完整报名材料,并承诺项目专利所有权以及其他参赛技术无纠纷,并对参赛资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报名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17时。

  自评符合参赛条件的研究团队自愿前往广州海洋政产学研金交流平台(以下简称“广海汇”,)进行报名,报名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25日17时。提交的报名材料包括必要材料和补充材料。

  参赛申报书(模板详见附件1,需同时提交可编辑版本及PDF版本,其中PDF版本须加盖学院或研究机构公章)、成果展示PPT(30页以内,PDF格式,大小不超过10M)。

  海洋创新思维组可提供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理论模型或算法方案、研发试验阶段技术原型资料(技术设计、仿真数据等)、市场分析报告等,提供其中一项或多项,侧重体现理论构想、技术路径及潜在应用价值。

  海洋创新实践组可提供实物装备样机图纸、核心技术演示资料(视频、手册等)、已落地项目应用案例(含效果数据)、授权专利证书、产品检测或认证文件、市场应用数据等,提供其中一项或多项,侧重体现成果成熟度、实际应用效果及技术落地能力。

  报名结束后,行业赛道主办单位对本赛道报名企业及研究团队的参赛资格和赛事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如材料不符合比赛要求的,企业及研究团队需在规定时间内修改并再次提交,逾期未提交视为报名不成功。

  (1)第一轮采取线上材料评审形式开展,主办单位组织专家对参赛企业提交的材料进行评审,评选出入围企业参与第二轮线下路演。

  (2)第二轮采取线下路演形式开展,主办单位组织入围企业开展“7分钟自我陈述,5分钟回答提问”线下路演。路演所用PPT以系统提交版本为准,不允许替换。评审现场全程公开,并同步进行线上直播。

  采用线上材料评审的形式开展,主办单位组织专家对参赛研究团队提交的材料进行评审,评选出进入决赛的研究团队,初赛环节无线下答辩。

  行业赛道主办单位将按照企业线下路演成绩和大赛组委会要求推荐初创组和成长组分别不超过20家(含)的优胜企业晋级决赛,两组别推荐名额不作相互递补。

  决赛由广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统一组织,重复报名行业赛和港澳台赛的企业不具有被推荐至决赛的资格。

  主办单位组织进入决赛的研究团队,开展“10分钟自我陈述展示,5分钟回答提问”线下答辩,专家评审团对研究团队进行评选,最终决出获胜团队。

  大赛组委会将对获奖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对提供的赛事资料进行审查,不接受尽职调查的视为退赛。凡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核实后,取消其参赛及获奖资格;发现存在科技违规、科研失信等行为的,依据国家、省、市相关规定办理。

  各环节具体开展时间与细则,将根据赛事实际进展进行调整,具体以行业赛主办单位通知为准。

  评审遵循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依照评分标准对企业及研究团队进行评分,对于不符合行业赛道方向的,评委具有一票否决权。

  (一)评委构成。评审组由科技金融类、技术类、管理类、财务类、市场类、行业领域类等专家组成,负责对参赛项目进行独立评审,提供专业性的评价意见。评审组原则上由5位专家组成,且至少包含一名科技金融类专家和行业技术类专家。具体评审组数量视参赛企业及团队数量而定。

  1.企业赛评委将围绕“技术和产品”“商业模式及实施方案”“行业及市场”“团队”“财务分析”等方面对参赛企业进行评选。

  2.青年创客赛评委将围绕“技术创新”“解决方案可行性”“应用场景价值”“发展前景”“团队执行力”等方面进行评选。

  海洋科技与装备行业赛道中的企业赛道决赛由广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统一组织,决赛奖项按行业赛道成长组、初创组分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对应颁发奖励补助分别为:一等奖10万元、二等奖6万元、三等奖4万元、优秀奖2万元。

  对决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报名参赛时成立时间在5年以内且未获得市场化机构投资的企业,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下设直投基金在开展尽职调查、投资决策委员会审议等规范程序后,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股权投资支持,对应持股比例不超过7%/家,总投资按每年度1亿元的规模安排。

  海洋科技与装备行业赛道中的青年创客赛决赛由本赛道主办单位组织,决赛奖项按青年创客赛海洋创新思维组、海洋创新实践组分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对应颁发奖励补助分别为:一等奖2万元、二等奖1万元、三等奖0.5万元、优秀奖0.1万元,并颁发获奖证书。

  获奖的研究团队有机会实地参观“海洋地质八号”、“海洋地质十号”等海洋科考船和全球储存能力最大的大洋钻探岩心库。

  大赛将对接邀请有关创投、金融机构专家担任评委或嘉宾,将为应用潜力较大的技术和项目提供创新创意孵化对接、创新应用项目推广宣传等成果转化资源渠道。

  (一)推荐优秀科技服务机构与参赛企业深度对接,为参赛企业提供创业政策、项目申报、知识产权、数字化、路演打磨等方面咨询对接服务。

  (三)推荐优质参赛企业技术需求至项目技术需求库及“广海汇”平台,帮助寻找相应解决方案。

  (五)推荐优质参赛企业与广州科创母基金等大赛合作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机构对接。

  (一)海洋科技与装备赛道主办单位(广州市地质调查院(广州市海洋发展促进中心))

  附件:2025年广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行业赛海洋科技与装备赛道(青年创客赛)研究团队参赛申报书海洋科技与装备赛道主办单位